詠騰工商團隊

台灣農地往哪去 縣市國土計畫是增加保護或加速開發?

農地工廠合法化後,爭議並未平息,國土計畫成為各方寄望的工具,重整台灣農地使用的秩序。但是縣市推動國土計畫,究竟是增加保護或加速開發?成為值得關心的課題。

2019年6月,立法院三讀通過《工廠管理輔導法》修正案,納管農地工廠,針對2016年5月20日以前興建的農地工廠,採取中高污染輔導遷廠,低污染提出改善計畫,進入特定工廠登記程序,並限定20年落日條款。但是2016年5月20日以後新建的農地工廠,必須限時拆除。

農委會透過內政部國土監測系統比對,發現2016年5月20日後,全台農地新增了286棟新建物,疑似非法工廠。後續執行第一波拆除17間,但是速度緩慢,甚至有業者看情勢大好,開始整理農地,打算建新的工廠。

來到彰化鹿港,遍布的農地工廠,不少是2016年以後興建,經過環保團體多次檢舉,不只沒有拆除,而且已近完工。

除了建工廠,還有污染危害。彰化洪先生的一塊農地旁,填埋多種有害廢棄物,他委託環保團體出面協助,代為發聲。環保團體批評,台灣許多農地,被填埋有害廢棄物或遭到重金屬污染,無法耕種,政府處理態度緩慢消極。

彰化縣政府前,來自鹿港富麗大鎮的居民,前來抗議打鐵厝產業園區開發,因為政府要在他們住宅區前後,開發台糖農地,打造北側10公頃、南側5公頃的產業園區,形成前後包夾住宅區的奇特現象。

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指出,國土計畫實施後,各縣市政府透過劃設產業區、商業區,不斷開發農地。原本是保護農地的國土計畫,在失去管制下,卻成為開發工具。

彰化縣政府表示,打鐵厝產業園區有高達40%的公共設施,服務地方居民,只有30%是產業用地,並且將引入低污染工業。縣政府強調,依照國土計畫的分區規劃,未來將會劃為城鄉發展區。

彰化縣大村鄉農地,計畫開發268公頃產業園區,土地也將劃為城鄉發展區,計畫引進交通、數據、生物產業,並提升製造業升級,提供未登記工廠進駐。鄉公所舉辦說明會,邀請農地地主發言。希望保護農地的團體,在會場旁舉牌抗議。

大村鄉以生產葡萄聞名,鄰近山區一邊,有大面積農地,土地相當完整,農地工廠不多,生態也相當豐富。農地上,郭俊銀打造了一座雙心池塘,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拍照,欣賞田園美景。郭俊銀過去推動地方社區發展工作,在大村農地旁的山坡上,建立一座花樹銀行,種下許多樹木,希望打造一個有農地、有森林的社區。農地可能被開發,他感到相當不捨,祖先留下的優良農地,就要斷送在這一代。

根據環保團體統計,國土計畫通過後,各縣市政府大肆開發工業區,粗估可能減少約8.7萬多公頃農地。如果不加管制,未來將再消失10萬公頃,嚴重低於政府宣示保留75萬公頃農地。

台灣農地不斷被消耗,過去違法的農地工廠,卻走向合法化,地方縣市透過國土計畫,新的產業區又不斷被劃設,農地面臨嚴重流失,影響的不只是糧食安全,更是重創農地生態。